“側顏垮”這個新詞匯不知大家聽過沒,大概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,“側顏殺”不可避免地變成了“側顏垮”?得不說,這個詞雖然簡單粗暴,但描述得還是很形象。想要避免“側顏垮”,得先來看看“側顏殺”需要具備哪些條件。
和正臉美學標準有“三庭五眼”一樣,側臉美學也是有一個標桿定義,即“四凸三凹”,包括了四個“凸出”的位置(額部、鼻尖、唇珠、下巴尖),三個“凹陷”的位置(兩眼之間鼻額交界處,人中溝,下唇下方)。
看得出來,區(qū)別于正臉顏值需看五官大小等,側臉的美學只圍繞著兩個詞進行,即“立體”“流暢”。瞄準這兩個關鍵詞,我們再來看看因衰老出現(xiàn)的“側臉垮”是“垮”在哪些地方。
首當其沖的,便是下頜線。
通常從側面看,耳邊延伸出、在下巴處左右交匯的線被稱為“少女線”,當它是一條流暢清晰的曲線、下頜角約116度、骨脂比適中時,下頜與頸部的分界就清楚可見,會給人青春洋溢的感覺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皮膚松弛,軟組織流失,原本緊致的下頜線很快被松弛的皮膚組織覆蓋。下頜線不清晰,看起來就會像脖子和臉連在了一起,增加了脂肪的膨脹感,完全破壞側顏整體美感。如果是處于初老階段,松弛的情況不太嚴重,可以通過熱瑪吉、黃金微針等項目來改善。
如果衰老情況較為嚴重,一方面可以通過線雕對松弛的皮膚組織進行提拉,另一方面通過肉毒素注射放松頸闊肌。
其次,便是面中部的蘋果肌。
年輕的時候,我們都愛笑起來鼓鼓的蘋果肌。但隨著年紀增長,像蘋果肌這樣的面部組織,很大程度會在地心引力等作用下,順著重要的懸吊韌帶下垂堆積在其他部位。
從側臉來看,這便是真正意義上的“垮”了,俗稱臉掛不住了。這種情況下,不僅蘋果肌下垂易形成法令紋和嘴角的木偶紋等,其原位置也會出現(xiàn)凹陷,需用線雕在相應部位埋入鋸齒狀線材,利用線材的拉力將軟組織復位。
總的來說,只要解決好“立體”“流暢”的問題,便是把握住了避免“側臉垮”的關鍵。